一个小动作坑一生,再这么整就得买拐了

跷二郎腿不好,但是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个小习惯不会有多大危害,然而,一个小动作对正常人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能看出来的,如果日积月累,则会对身体健康形成极大损害。

跷二郎腿等于慢性自杀暗藏6大隐患

小王刚参加完高考,学习担子卸下来,终于有时间痛快地玩了。最近,他一心扑在网游上,没日没夜地“战斗”,而且喜欢跷着二郎腿玩。慢慢地,他右腿使不上劲了。经诊断发现都是跷二郎腿惹的祸,导致坐骨神经腓总神经麻痹。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闫福岭指出,跷二郎腿时膝盖处于弯曲状态,长时间不换姿势,是会出现足背无法抬起等问题。而且潜藏着四大隐患,让全身受连累。

人们为什么喜欢跷二郎腿?

专家解答:首先,从医学角度讲,当人们坐下时,跷二郎腿可以调整人体的重心,使人们坐着的时候更加稳当;其次,跷二郎腿可以暂时的缓解下肢和足底肌肉,使肌肉群得到短暂的放松。还有,跷二郎腿看上去更潇洒,显得更有范,所以很多男士喜欢坐着的时候跷二郎腿。

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个小习惯不会有多大危害,最终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然而长期跷二郎腿的隐患非常大,当身体出现症状后再改正,你觉得还来得及吗?

1.伤脊椎。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屈留新指出,跷二郎腿时骨盆倾斜,腰椎受力不均,身体前倾的同时脊柱弓起,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脊椎劳损、变形,甚至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原本就有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问题的人,还会加重病情。

俗话说的“龙骨”就是人体的脊柱。跷二郎腿时,由于两侧骨盆受力不均,脊柱会发生代偿性的一定程度左右侧弯,以保证身体平衡,同时由于身体前倾,脊柱会向后凸。这两种姿势维持长时间之后,都使原本正常位置的椎间盘(脊柱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组织)受力不均。应力高的部位就容易产生椎间盘的退化、损伤,当纤维软骨环断裂之后,就会使其中的髓核突出,形成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压迫神经而产生腰部、臀部、下肢疼痛。这就是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病。

对于那些已有椎间盘突出、先天性脊柱侧弯病史的患者来讲,这种不当姿势的作用会更加明显,采取正确的坐姿就更加重要了。正确的减轻脊柱压力的坐姿是背靠座椅,使背部与水平面呈45度角,这样是有利于背部肌肉放松、减轻脊柱压力的姿势。

2.影响男性生殖健康。医院中西医结合男科主任金保方认为,跷二郎腿久坐时,前列腺会阴部受压,血液循环不畅,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影响细胞功能,可能引发前列腺痛。

对于男性来讲,跷二郎腿导致的局部温度上升确实可能影响生殖健康。精子生存的最适宜温度为35度左右,低于腹腔内部温度(37℃-38℃),这也是人类的阴囊之所以悬吊于腹腔之外的原因。当温度升高到37℃-38℃时,精子的活力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导致不育症。先天性隐睾症(睾丸停留在腹腔,未下降至阴囊)患者不育也正是因为如此。

另外,跷二郎腿可能会对前列腺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中的主要成分。正常分泌的前列腺液对保障精子活性和授精能力非常重要。如果长时间跷二郎腿,会阴部的压力增加,前列腺的血运受到明显影响,分泌功能会下降;同时阴部、尿道口部位的温度增高,有利于细菌繁殖,逆行性感染前列腺,从而发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很多男性雄风不再的原因。

3.引起痛经、妇科炎症。医院中医内科刘红梅医生说,女性跷二郎腿时,大腿内侧紧密贴合,会阴部周围温度升高。特别是在高温的夏季和梅雨季节,如果会阴部长时间处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可能导致致病菌繁殖,引发阴道炎等疾病。女性月经期跷二郎腿久坐还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痛经。

4.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屈留新指出,为下肢供血的主要血管都经过腘窝,而跷二郎腿久坐,一侧膝盖刚好顶在另一条腿的腘窝处,血管受到压迫后会影响腿部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指下肢的浅静脉由于血液回流障碍形成的静脉壁扩张、成结节团块状。所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都会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比如长期站立、静脉血栓、静脉瓣功能不良等。跷二郎腿使得位于膝关节前内侧的大隐静脉和位于膝关节后侧的小隐静脉更容易受到压迫,使得血液回流不畅,确实可能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

5.可造成糖尿病人局部神经不可逆损伤。长时间跷二郎腿后感到小腿发麻,甚至短时间内不能站立行走更为常见。这是所谓的神经压迫症候群,即腿部的神经管受到压迫,神经传导障碍造成的感觉、运动障碍。短时间的压迫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若是长时间的压迫,可能造成外周神经功能不可逆的损伤,这时候就需要到康复科进行治疗了。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发生于创伤或手术后局部血肿造成的神经压迫,在跷二郎腿时发生的几率不大,除非你保持跷二郎腿的姿势24小时不变。

但是对于那些合并糖尿病、各种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由于外周神经本身营养供给不好,已有外周神经病变,跷二郎腿对他们的影响比健康人大得多,请杜绝跷二郎腿。

6.可能变成O型腿。所谓O型腿,是指位于膝关节远端的小腿向内侧偏斜造成的畸形,看起来就像“O”字形一样。很多疾病都可能导致O型腿,比如,儿童佝偻病引起骨发育不良造成在负重条件下骨骼弯曲,创伤后畸形愈合造成的小腿內偏,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导致的关节半脱位,还有就是骨关节炎造成的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

跷二郎腿时,会增加负重腿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同时,由于上位腿受力不均,向内偏斜,可能造成内侧膝关节间隙压力增加,软骨磨损加重。同时,位于膝关节外侧的“腓侧副韧带”受到持续牵拉,使其松弛,可能在已有骨关节炎的基础上形成膝关节半脱位(膝关节两端骨面中心的错位3mm),外表看起来就形成了O型腿。

忍不住跷二郎腿,怎么办?

医院骨科博士李涛解答:跷二郎腿导致上述病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对于长时间坐着的朋友,不建议跷二郎腿,如果习惯了跷二郎腿,建议两腿交叉不要靠的太紧,同时,跷二郎腿的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两腿交替。如果你有相关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曲张、骨关节炎的朋友,就请管住自己,别翘二郎腿了。

结论:跷二郎腿确实会增加诸多疾病的风险,但这是日积月累的慢性过程。因此建议健康的朋友减少跷二郎腿的次数、时间,而已有相关疾病比如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曲张、骨关节炎的患者,请杜绝跷二郎腿的坐姿。









































中科医院曝光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dqq.com/ygzs/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