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遗尿?
遗尿即大众口中的“尿床”儿童遗尿症是指年龄≥5岁的儿童夜间发生不自主排尿行为,每周至少2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中医称为“遗溺”或“尿床”。
遗尿有什么危害呢?
若因白日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或因智力发育尚未健全,对排尿自控能力及表达能力尚未建立或因不良习惯引起的不属于病态。除此之外的遗尿症,若不治疗,则会导致诸多危害:
1.研究发现,儿童遗尿症患者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多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神经发育与精细运动不协调等;
2.免疫力低下,易患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
3.长期尿床易引起感染诸如外阴炎及尿路感染等;
4.长期尿床易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如内向孤僻、胆小恐惧、处事能力差等;
5.儿童遗尿若不及时治疗,其危害将延续至成年,成年后的男性可能出现隐睾、少精、早泄、不育症;女性易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更年期提前、不孕症等疾病。
本病有自限性,部分患儿随年龄的增加症状可逐渐消失,每年约15%未经治疗的患儿症状可以得到改善。部分患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消失,加之患儿年龄偏小,家长多不愿意进行药物治疗,这时多可先采取行为干预疗法予以干预,具体如下:
1.宜忌饮食:宜食:温补固涩类食物,如糯米、山药、桂圆、韭菜等,清补食物,如莲子、鸡内金、豆腐、绿豆等,动物性食物,如猪腰、猪肝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牛奶、巧克力、柑、橘以及玉米、西瓜等多盐多糖食物;
2.白天不要过度劳累或兴奋,睡前少饮水;
3.排尿中断训练:患者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5-10s,再将尿排空,训练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力;
4.忍尿训练:白天孩子有尿意时鼓励其憋尿10-30min再排尿,使膀胱增加充盈量,扩大膀胱容积。
5.定时叫醒:根据患者尿床的一般规律,家长配合闹钟设定叫醒时间(较尿床时间提前10分钟)。
除了行为干预疗法,
还有什么安全有效的好方法呢?
通督
壮先天、后天之本
温阳
“通督温阳”医院吴旭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针灸临床治疗大法。在临床上最早用来治疗颈椎、腰椎等脊柱相关疾病,后来吴师发现该法对遗尿等儿科疾病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遗尿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肾、脾、肺等的功能失常,加之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致。吴师认为本病治宜“通督”以壮先天之本——肾,“温阳”以滋后天之本——脾。
“通督”中的“督”不仅仅是指督脉的经穴,还包括督脉络的穴位以及临近的足太阳经的背俞穴。通过刺激这些督脉经穴、华佗夹脊穴和背俞穴,疏通督脉及诸阳经经气,激发肾之精气,加强了阳气的温煦,推动了气血在体内的运行,从而起到了畅通气机、调和气血、恢复机体生理机能的效果。
“温阳”是指温补脾肾之阳,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通过通督的治疗手段,使机体产生温阳的效应。二是指采用温阳之法,其一是指选用具有温阳效应的腧穴,如气海穴、关元穴等;其二就是使用温阳的方法,如灸法等。
医院鲍超教授团队运用吴师“通督温阳”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招募
儿童遗尿症患者
医院针灸科承担的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项目编号:FY)已经启动,该课题旨在观察“通督温阳”法干预儿童遗尿症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形成规范有效的针灸治疗儿童遗尿症的新方案。
本课题在本院预计招募儿童遗尿症受试者72例。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入选条件如下:
1.年龄大于5岁,不超过13周岁;
2.每月至少发生1次夜间不自主漏尿;
3.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
4.自愿作为受试对象,并由监护人签字同意。
若您的孩子符合上述条件,并愿意参与本研究,请携带相关病例资料来我科咨询报名。
完整参与本课题所有治疗疗程及观察随访后将一次性获得50元交通补贴。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