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二郎腿会跷出病要当心

你有跷二郎腿的习惯吗?大多数人被问到时,都会回答有。很多人在坐下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跷起二郎腿。即使一个人坐着的时候没跷,看到旁人跷起二郎腿,也会无意识地跟着跷起。

1、常跷二郎腿会影响生殖健康;2、提早出现退化性关节炎;3、出现神经压迫症候群可能要复健矫正;4、双腿比较容易有静脉曲张困扰;5、小心演变成O型腿;6、龙骨也容易出现异常;7、女性跷二郎腿更易患妇科病。

对于这条流言,许多人可能都会不以为然,“跷二郎腿嘛,经常的呀,也没见有什么危害”。流言的描述有不准确的地方,最终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

不过跷二郎腿确实会带来一些健康风险,对于一些已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来看健康君对这条流言的详细解读吧:

太长不看版:1、跷二郎腿确实会增加诸多疾病的风险,但这是日积月累的慢性过程。

2、因此建议健康的朋友减少跷二郎腿的次数、时间。

3、有相关疾病比如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曲张、骨关节炎的朋友,请杜绝跷二郎腿的坐姿。

跷二郎腿的生理变化

要分析跷二郎腿会带来什么健康危害,我们得先了解人在跷二郎腿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生理变化?

首先,当一条腿搭上另一条腿时,负重腿部(特别是膝关节部位)所受的压力增大了,同时,上面那条腿背侧所受压力也显著增大。这会导致关节结构、神经、血管、淋巴管的压迫。

其次,当两条腿交叉在一起并且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时,腿部、会阴部位的散热减少产热增多,导致局部温度上升。

跷二郎腿影响生殖健康?

对于男性来讲,跷二郎腿导致的局部温度上升确实可能影响生殖健康。精子生存的最适宜温度为35度左右,低于腹腔内部温度(37~38度),这也是人类的阴囊之所以悬吊于腹腔之外的原因。

当温度升高到37~38度时,精子的活力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导致不育症。先天性隐睾症(睾丸停留在腹腔,未下降至阴囊)患者不育也正是因为如此。

蛋蛋可是优质的精子储存器,详细戳→→蛋疼到底有多疼?要真蛋疼一定要小心了!

另外,跷二郎腿可能会对前列腺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中的主要成分。正常分泌的前列腺液对保障精子活性和授精能力非常重要。

如果长时间跷二郎腿,会阴部的压力增加,前列腺的血运受到明显影响,分泌功能会下降;同时阴部、尿道口部位的温度增高,有利于细菌繁殖,逆行性感染前列腺,从而发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很多男性雄风不再的原因。

对于女性,跷二郎腿不会引起像男性那样的问题,若没有如感染之类的妇科问题,不会影响生殖功能。

女性跷二郎腿更易患妇科病?

目前还没有研究跷二郎腿与妇科病发病率的文献报道。有推测说跷二郎腿会增加外阴部的温度,促进细菌繁殖,从而增加患妇科病的风险。

不过,妇科病有很多种,从感染、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疾病、女性盆底松弛膨出,到各种妇科肿瘤,感染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感染又分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等,是否二郎腿会促进这所有种类的发生,尚不可知。

这方面还有待专门的统计研究以予澄清。

提早出现退化性关节炎?

所谓“退化性关节炎”,是指关节内结构由于长期使用、磨损等原因造成的结构退化性病变,典型的疾病就是骨关节炎,一般出现在年老以后。

跷二郎腿不会使你马上得骨关节炎,但是由于增加了膝关节内部结构的压力,使软骨的营养障碍、磨损增加,对软骨结构已经有不同程度退化的老年人来说,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

流言说会“提早出现退化性关节炎”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能演变成O型腿?

所谓O型腿,是指位于膝关节远端的小腿向内侧偏斜造成的畸形,看起来就像“O”字形一样。很多疾病都可能导致O型腿,比如:

儿童佝偻病引起骨发育不良造成在负重条件下骨骼弯曲;

创伤后畸形愈合造成的小腿內偏;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导致的关节半脱位;

还有骨关节炎造成的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

跷二郎腿时,会增加负重腿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同时,由于上位腿受力不均,向内偏斜,可能造成内侧膝关节间隙压力增加,软骨磨损加重。

同时,位于膝关节外侧的“腓侧副韧带”受到持续牵拉,使其松弛,可能在已有骨关节炎的基础上形成膝关节半脱位(膝关节两端骨面中心的错位3mm),外表看起来就形成了O型腿。

这些对正常人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能看出来的,但是肯定会日积月累,逐渐损坏关节软骨,造成关节对线畸形。对老年人,或是已有关节炎、关节不稳定的病人,影响就会更大。

出现神经压迫症候群,可能要复健矫正?

相比上面描述的那些情形,长时间跷二郎腿后感到小腿发麻,甚至短时间内不能站立行走更为常见。

这是所谓的神经压迫症候群,即腿部的神经管受到压迫,神经传导障碍造成的感觉、运动障碍。短时间的压迫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若是长时间的压迫,可能造成外周神经功能不可逆的损伤,这时候就需要到康复科进行治疗了。

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发生于创伤或手术后局部血肿造成的神经压迫,在跷二郎腿时发生的几率不大,除非你保持跷二郎腿的姿势24小时不变。

但是对于那些合并糖尿病、各种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由于外周神经本身营养供给不好,已有外周神经病变,跷二郎腿对他们的影响比健康人大得多,请杜绝跷二郎腿。

双腿比较容易有静脉曲张困扰?

静脉曲张是指下肢的浅静脉由于血液回流障碍形成的静脉壁扩张、成结节团块状。

所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都会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比如长期站立、静脉血栓、静脉瓣功能不良等。

静脉曲张了怎么办?你需要:久站久坐,当心“蚯蚓腿”上身!

跷二郎腿使得位于膝关节前内侧的大隐静脉和位于膝关节后侧的小隐静脉更容易受到压迫,使得血液回流不畅,确实可能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

对于一般的健康人,只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的保持跷二郎腿的姿势,是不容易患上静脉曲张的。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已有下肢水肿、静脉曲张等疾病的患者,请勿跷二郎腿。

“龙骨”也容易出现异常?

俗话说的“龙骨”就是人体的脊柱。

跷二郎腿时,由于两侧骨盆受力不均,脊柱会发生代偿性的一定程度左右侧弯,以保证身体平衡,同时由于身体前倾,脊柱会向后凸。

这两种姿势维持长时间之后,都使原本正常位置的椎间盘(脊柱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组织)受力不均。

应力高的部位就容易产生椎间盘的退化、损伤,当纤维软骨环断裂之后,就会使其中的髓核突出,形成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压迫神经而产生腰部、臀部、下肢疼痛。这就是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病。

对于那些已有椎间盘突出、先天性脊柱侧弯病史的患者来讲,这种不当姿势的作用会更加明显,采取正确的坐姿就更加重要了。

正确的减轻脊柱压力的坐姿是背靠座椅,使背部与水平面呈45度角,这样是有利于背部肌肉放松、减轻脊柱压力的姿势。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矫正腿型?

话都说到这份上,妈妈不让跷二郎腿的原因你终于明了了。看着先前测试中自己中的招,难道就没有办法弥补了吗?幸好,这并不是不可挽回的事情,以下这些矫正腿型的瑜伽,你可以天天做。是否能拥有笔直的双腿,完全就看你是否有毅力了。

矫正腿型瑜伽:

1、平躺在地面上,保持脚尖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以保持身体平衡。

2、深呼吸,抬起双腿与地面垂直,保持均匀的呼吸。

3、将腿垂下离地45度角,保持15~30秒,保持均匀的呼吸。

4、回到90度位置,休息15秒,重复2、3步骤,共5组。

矫正腿型瑜伽:

1、腿伸直坐在地面,弯曲双膝,左腿往里收回,右腿放置于左腿上,姿势如图。

2、左手放在身体右侧,右手放在身后。

3、将身体往后扭转至自己的极限,停留30秒,保持均匀的呼吸。

4、回到初始动作,另一边如法炮制。共5组。

矫正腿型瑜伽:

1、站立,两脚分开较大距离,手臂放在体侧。

2、左脚稍朝内,右脚向右90度。右脚跟对着左脚足弓。

3、吸气时,两臂侧平举。呼气时,弯右膝,让小腿和躯干都与地面垂直。

4、在身体前方并拢双手,向天花板慢慢抬起,注意头随着手的动作慢慢移动。稍微收臀。双脚均匀地下压,左腿伸直,均匀缓慢地呼吸。保持5~30秒。

5、慢慢把头转回正中,吸气时伸直右腿,呼气时两脚转到前面,手部慢慢回到平举的姿势。

6、可以放下手臂,休息片刻,然后换边重复相同的练习。重复5次。

矫正腿型瑜伽:

1、坐在平稳的地面上,曲左膝。

2、将右手手肘放在左膝盖一侧,手指头指向天花板,左手放在身后。

3、将身体扭转至自己极限,停留10~30秒,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重复3次。

毅力不佳怎么办?“想到就做,也能慢慢改善腿型”的方法:

1、正确的走路姿势能在潜移默化中调整我们的腿型。走路时,将重心放在腿的内侧,收腹挺胸,脚尖微微向外,注意均匀跨步。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别扭,但习惯就好!

2、不时夹紧双膝,并且保持这个姿势越长越好,每天3次,一个月就能看到效果.

▲长按







































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
怎样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dqq.com/ygzl/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