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隐睾 > 隐睾饮食 > 普瑞德威利症候群PWS >

普瑞德威利症候群PWS

病因学:

1.源自父亲第15号染色体(15q11-q13)的缺失(deletion),约佔70~75%。

2.两个15号染色体都来自母亲(maternaluniparentaldisomy,母源单亲二体症),约佔20~25%。

3.印记中心突变缺陷(imprintingcentermutation),约佔2~5%。

4.对称性移转(balancedtranslocation),约佔1%。

发生率:

大部份患者为散发性(sporadic)发生的案例。发生率约为1/10,~1/20,,再发率几乎是微乎其微;只有少许为印记中心异常的病例,其再发率约为1/1,。

临床特徵:

1.胎儿期:胎儿活动力偏低,不易察觉;胎动较少或较晚出现,较高的臀位产比例、出生周数延长与出生时体重较小。无法用ultrasound检验出来,仅能用CVS筛检。

2.婴儿期:明显的肌肉无力,常会有窒息现象发生;深层肌腱反射(DTR)减少或没有。新生儿的体重偏低,有轻微的生长迟缓现象,肠蠕动偏低、发育不良(failuretothrive)。喂食困难,不太会吞食跟吸吮,常需要灌食约3~4个月。哭声微弱、外阴部发育不全(hypoplasia),男婴常见隐睾或阴囊发育不良,女婴为大阴唇发育不良。

3.幼年期:6个月后,喂食困难的情形有明显改善;12~18个月,开始有无法控制的过度摄食倾向。身形比同年纪的矮小且肥胖,手掌与脚掌也比较小,且脚掌通常比手掌还小。脸部特徵为扁平脸、杏仁眼(almond-shapedeyes)、前额窄(narrowbifrontaldiameter)及较小且双侧嘴角下垂的嘴型。另有斜视、模仿能力低(肌肉张力不足所致)、外生殖器发育不良、智障、行为异常及其他特殊的脸部表徵。

4.青少年至成年期:

身材过度肥胖,过度摄食(Hyperphagia,患孩会不断的寻找食物,并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

情绪不稳、行为异常:脾气暴噪、低挫折忍受度及嗜食行为(无法满足的食欲)。

认知障碍:大部份病人会有轻度至中度智障(IQ约在60至90之间),少部份人呈严重智障或正常智力。

基因诊断:

高解析度染色体分析(Highresolutionchromosomalanalysis)

可侦测染色体区域15q11-13的缺失(deletion),大约可诊断70%的此症患者。

萤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利用位于15q11-13的探针(probe)(如GSNRNP基因),可以侦测出微细缺失(microdeletion)。

甲基化形态分析(Methylationtest)

由父源及母源染色体上与此症有关的基因(如SNRPNgene),其核甘酸甲基化的不同,以PCR或Southern氏浸渍法来诊断。此法可诊断因为染色体基因缺失(deletion)或单亲二体症(UPD)所造成的PWS,缺点是无法区分此二者。

SNRPN基因

此基因位于造成此症的最小缺失区域上(minimaldeletioninterval)。临床上,因为「印记现象」,正常人只有父源染色体15q11-13上的SNRPN基因会被表现出来。如果父源染色体上的这个基因有缺陷(defect),就可能会表现出此症的各种临床症状。

治疗:

1.饮食控制:食欲异常一般认为是下视丘的功能异常所导致,几近强迫性的搆食习惯通常会在6岁之前发生。所以饮食习惯难以控制,并需要不断的强制控制其饮食。规律的饮食习惯与饮食週期是此症患者家庭所必须提供的环境,食物的贮藏需做隔离的控制;建议每天进行规律的运动(约30分钟),也能对体重控制有很好的管理效果。

2.应由医师评估其情况后,再考虑是否可以进行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的注射治疗。

3.需于遗传谘询门诊定期追踪,家庭支持与遗传谘询是必要的,此症患者需要被提供一个稳定而易习惯化的环境。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发病原因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dqq.com/ygys/9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