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一男子被切了睾丸,老婆却怀孕了

又是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吧?

小坊知道你在想什么?

但这是真实发生在

医院的

一件神奇的、正正经经的案例......

1

“蛋疼”的男子

王先生(化名)刚刚结婚半年的,

最近有了“男”言之隐——

自己右侧阴囊上

好像长了个什么东西,

摸上去还挺疼的。

“蛋疼”得厉害,

王医院问诊。

医生诊断分析后告诉他,“CT检查显示右侧阴囊处大小为9.9*8.7*7.8cm的实质性肿瘤,可能是精索恶性肿瘤。虽然是恶性肿瘤,但病程进展缓慢,预后较好,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5%以上,必须要马上切除睾丸并化疗。”

”切...切...切啥?“

王先生一听就慌了:自己才28岁,还没小孩,怎么能切除睾丸?切了不就绝后了?可是不切小命难保,这该怎么办?

最终,还是保命重要

王先生选择了手术切除睾丸

并进行了6次化疗,

肿瘤得到了治愈,

同时也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

但是,神奇的是,

失去生育能力半年后,

王先生老婆却怀孕了。

原来,手术前医生在听取了王先生的情况后,让王先生去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进行自体精液的生育力保存,把健康的“小蝌蚪”提前存了起来。后来,王先生夫妇便利用之前冻存在人类精子库的自体精液进行了辅助生殖。

都说了是正正经经的案例,

这下相信了吧?

2

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因素

自上世纪70年代,

放化疗等技术引入到肿瘤的治疗后,

男性睾丸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

可达95%以上。

然而,

放化疗技术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

严重影响男性精子的质量,

严重者可导致不育。

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问题

及饮食健康的日趋恶化,

肿瘤发病率也在明显增高。

此外,还有一些可能会影响男性生育力的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睾丸手术、尿道手术等,一般手术之前都建议做好精液常规冷冻,这样即便手术后失去生育能力,仍可以通过辅助生殖生育后代。

3

把“小蝌蚪”冻起来

临床上一般做法是:取少量精液做抽样检查后,剩下的加入保护剂,超低温(零下℃)冷冻。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储存的精子进行特殊解冻。

1.精液常规冷冻

主要采用密闭冷冻管作为载体,利用程序降温或熏蒸技术,对精液进行超低温保存,也是现行使用较多的技术。

图示:利用冷冻管载体的常规冷冻

(摄于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冷冻实验室)

主要面向:肿瘤等疾病患者

2.稀少精子冷冻

主要采用密闭进口细麦管作为载体,利用程序降温或熏蒸技术,对精液进行超低温保存。

图示:采用进口麦管的稀少精子冷冻

(摄于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冷冻实验室)

主要面向:少弱精子症患者

一部分男性存在生育障碍,比如少弱精问题,为避免将来出现生育问题,一般建议采取稀少精子保存。

此外,还有单精子等微量技术(面向严重少精症或隐匿精子症)、睾丸组织冷冻(面向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等特发无精子症患者)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未来有望惠及严重少精症或者无精男性。

但是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生育力保存率真的太低了...

年以来,美国已有1/4的年轻肿瘤患者会尝试精子冷冻保存。而在我国,截止年,进行自精保存的男性肿瘤患者人数仅占了男性新发肿瘤患者的0.01%。

看完是不是又觉得

涨知识了?

小坊的科普下回再继续

?(????ω????)?

来源:复医院(梁国庆朱勇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土方

推荐阅读

↓↓↓

关心男同胞,

点转给需要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dqq.com/ygys/1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