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性腺学组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HypogonadotropicHypogonadism,IHH)是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中伴有嗅觉缺失或减退的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卡尔曼氏综合征)较为罕见。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较复杂,因此很多临床医生对疾病的正确诊治存在诸多疑惑。为规范和提高IHH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性腺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题讨论,制定本共识,以供临床参考。
定义因先天性下丘脑GnRH神经元缺陷、或GnRH合成、分泌或作用障碍,导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引起性腺功能不足,称为特发性/孤立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又称为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临床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嗅觉障碍分为两大类:有嗅觉受损者称为卡尔曼氏综合征(Kallmannsyndrome,KS);嗅觉正常者,称为嗅觉正常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normosmicidiopathicHH,nIHH)。
病因学目前已明确20余种基因突变可导致IHH,如KAL1、FGFR1、FGF8、GnRH、GNRHR、PROK2、PROKR2、TAC3、TACR3、DAX1、NELF、CHD7、SEMA3A、SOX2、FEZF1等。有家族史患者,详细分析其遗传方式,可提示某些基因突变。例如,KAL1突变以X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主,而FGFR1和PROKR2突变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若对患者进行以上基因筛查,约1/3患者可找到突变基因。近年来每年发现1-2种IHH新致病基因。
虽有研究提示,FGFR1突变患者可合并骨骼畸形和牙齿发育异常,PROKR2突变患者常伴随超重或肥胖,KAL1和FGFR1突变患者易出现隐睾,但基因突变和临床特点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鉴于此,鼓励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对IHH患者进行致病基因筛查,积累更多临床经验,增加对疾病的认识。
临床表现1、第二性征不发育和配子生成障碍:男性表现为童声、小阴茎、无阴毛生长、小睾丸或隐睾、无精子生成;女性表现为乳腺不发育、幼稚外阴和原发闭经。
2、骨骺闭合延迟,上部量/下部量1,指尖距身高,易患骨质疏松症。
3、嗅觉障碍:因嗅球和嗅束发育异常,约40%-60%IHH患者合并嗅觉丧失,不能识别气味。
4、其他表现:面中线缺陷,如唇腭裂;孤立肾;短指(趾)、并指(趾);骨骼畸形或牙齿发育不良;超重和肥胖;镜像运动等。
诊断男性骨龄12岁或生物年龄≥18岁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和睾丸体积增大,睾酮水平低(≤ng/dl)且促性腺激素(FSH和LH)水平低或“正常”。女性到14岁尚无第二性征发育和月经来潮,雌二醇水平低且促性腺激素水平(FSH和LH)低或“正常”。且找不到明确病因者,拟诊断本病。
因青春发育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IHH的诊断需综合考虑年龄、第二性征、性腺体积、激素水平和骨龄等诸多因素。14岁尚无青春发育的男性,应进行青春发育相关检查,对暂时难以确诊者,应随访观察,以明确最终诊断。
1病史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