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影像特征,鉴别诊断
影像特征,鉴别诊断
本文参考外文资料RadioGraphics,Vol.37:–改编,由于个人水平有限,错误之处难免,欢迎各位老师指正!
良性病变-脾性腺融合
脾性腺融合为罕见病症,睾丸与异位脾脏组织的先天性融合;患者最常见的是无痛,男性多发,常位于左侧睾丸上极,常伴有隐睾;声像图上,脾性腺融合多表现为睾丸内的低回声实性病变,其回声往往仅仅比睾丸实质略低,低回声区内部树枝状血流,应该与精原细胞瘤相鉴别。睾丸内的实性病变具有以上特征时,应该想到间断性脾性腺融合的可能,要建议患者行锝99标记的硫胶体成像;
病例分享1:
图7.29岁,男性,伴有无痛,可触及的左睾丸肿块脾性腺融合,不育症检查睾丸发现。左睾丸的二维超声(a)和彩色多普勒(b)的低回声结节伴有内部血流;(c)大体病理标本的照片显示表示脾组织的。
病例分享2:
图8.脾性腺融合。一名年轻成年患者A,纵向二维超声图睾丸略低回声。B,同一患者睾丸横向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低回声区睾丸内血流量明显增加,手术切除证实(本图片来源JUltrasoundMed.Volume34,Issue3,March,Pages:–,)
脾性腺融合(SplenogonadalFusion)是一种少见的发育异常,表现为左侧性腺内融合有部分的脾脏组织。发生及机制并不清楚,目前公认的说法认为,该疾病起源于性腺下降之前的胚胎期,中肠背侧形成的脾原质与中肠背侧和中肾之间形成的性腺原质,由于中肠背侧的旋转而逐渐靠近,其尾部的迁移导致这两种原始器官部分融合。
脾性腺融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连续性和间断性。连续性脾性腺融合可见脾脏下缘条索状或串珠状的脾脏组织一直延续至性腺,这些条索状或串珠状的脾脏组织内也可以融合有性腺组织。间断性脾性腺融合则表现为性腺内孤立的脾脏脏组织存在。
脾性腺融合常常伴有其他异常,其中腹股沟疝和隐睾症是最为常见。其他异常还包括:小颌畸形、腭裂、心脏缺陷等。这些相关的先天性异常更常出现在连续性脾性腺融合的患者身上。
脾性腺融合绝大分发生在男性,都发生在左侧,多是临床上的偶然发现或以睾丸包块就诊。
腹部超声、CT、MRI均可以诊断连续性脾性腺融合。声像图上多表现为由脾脏下缘向盆腔延续的中等回声索条或串珠样结构(图9)
以上文字来源华斌的超声世界公从号
病例分享3:
图9连续性脾性腺融合。5岁男孩,由脾脏下缘(白箭头)向盆腔延续的中等回声索条。(JUltrasoundMed19:–,)下图为横断面图像;
病例分享4:
图10:睾丸内间断性脾性腺融合。44岁男性,注意病变中心的树枝状的血流信号(长箭头)(JUltrasoundMed;23:–)
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脾性腺融合:常常被误作睾丸恶性肿瘤的无意义病变
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影像特征,鉴别诊断(6)
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影像特征,鉴别诊断(5)
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影像特征,鉴别诊断(4)
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影像特征,鉴别诊断(3)
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影像特征,鉴别诊断(2)
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影像特征,鉴别诊断(1)
第十三届胎儿心脏畸形病理解剖与超声诊断学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