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C深研系列繁殖优秀犬只的秘诀科

续上期:7.多基因控制的特征多个基因共同参与控制某一单一性状,这些基因中的单个基因对该性状影响甚少。例如:性格、体型大小、头骨大小、肩胛骨角度、髋关节角度等等。控制体型大小的基因不止一个,因此会有增强(+)和削弱(-)的效应,用体型都大的个体结合会得出更大的体型。但控制体型的大小的基因独立于控制四肢的长短的基因,因此同等大小的狗可能会有不同的四肢长度。当然,体型大小还跟营养因素等后天条件有关。

一些具有增强(+)效应的表型?运动(步幅外展程度和驱动力)?前躯角度?后躯角度?某些犬种的狩猎技能?性格(紧张、攻击性、害羞)

如果一个个体拥有对于它来说是好的具有该增强效应的表型,那么它携带控制该表型的增强效应基因的可能性就越高,并且更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举个例子,拖拽重物类型的犬(如阿拉斯加雪橇犬)由于其工作性质要求力量和持久耐力而不需要特别强劲的爆发力和速度,因此犬种标准中要求适中的后驱角度。假如用两只后躯角度都比较过分的个体繁殖,由于该基因具有增强效应,得到的个体趋向后驱角度越发地夸张的可能性就会增高。作为繁殖者需要做的是更好地利用这些增强或削弱效应的表型。

假如说一个好的后膝关节角度由四对隐性基因控制,那么意味着一只拥有了全部来自父母双方的该隐性基因的小狗将会有对于该犬种来说完美的后膝关节。如果它遗传到的是四对控制该性状的显性基因,那么它将会有极度过直的后膝角度。如果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很多时候繁殖并不是赌博,也不需要去猜,因为因果关系是可以看得见的。

一只上臂和肩胛骨角度较大(上臂角度过直)和膝关节过直的公犬来搭配一只角度正确的母犬所生的后代会不如它们的妈妈,因为多基因控制的性状会使父母的特征“平均”下来。想繁殖出前后驱角度正确的小狗就要从拥有正确前后驱角度的母犬开始,并且搭配系内同样拥有正确前后驱角度的公犬。同样道理,公母犬任何一方拥有不好的角度,这些基因也会流传到下一代,如果忽略了该性状而不加以控制,到最后很可能会面临难以修复的境地。

8.“阈值”性状:全或无效应阈值性状指的是该特性在犬身上如果携带该基因就表现性状,不携带该基因就不表现,没有程度之分。已知以下这些性状和该种效应有关:

?隐睾?动脉导管未闭锁?髋关节发育不良?原发性心肌病?膝关节脱臼?腹股沟疝?不孕/不育?难产

累加基因常常与阈值性状有关。阈值性状受到多个基因共同影响(有些是主要有些是次要),但必须要这些有关联的基因数量达到某个阈值数量才会表达。上一期我们提到,由于一个个体遗传到它父母的基因并不一定是相同的数量(不一定是公母各半),存在随机分配的机制,如果父母双方有携带相关的这些基因,遗传到某个后代中刚好达到阈值数量,那么就会表达,未达到阈值数量就不会表达,但仍然会携带这些基因。假如隐睾是由8个基因共同控制才会表达,一只小狗从它母亲那里遗传到其中3个,从父亲遗传到5个,达到8个这个阈值数量,这只小狗就会表现出隐睾,未达到8个就不表现。如果它是一只只携带到7个隐睾基因但表现为正常睾丸的公犬,与一只祖辈曾出现过隐睾的母犬,那么生出隐睾小公狗的风险就非常大了。

举一个假设的例子:

1.一对杂合(1个隐性和1个显性)基因型使小狗拥有短毛2.一对纯合显性基因和一对杂合基因(3个显性和1个隐性)使小狗拥有外向的性格(对于性格中的紧张、害羞、有攻击性和外向到底是隐性还是显性的研究还在进行中并未有确切结论,这里只是假设举例),我们先假设外向性格是显性性状3.假设良好的肩胛骨角度是隐性性状,那么两对纯合显性、一对纯合隐性、一对纯合显性(4对即8条中5条是显性3条是隐性)则令小狗有过直的肩胛骨角度,即上臂过直

(图解:大圆表示显性基因,小圆表示隐性基因;L控制长毛,l控制短毛,短毛为隐性性状,则杂合型Ll表现为短毛;T为性格,显性性状是外向;S为肩胛骨后倾角度,良好的角度为s控制的隐性性状,因此8个基因中5个显性S3个隐性s则表现为角度不好的肩胛骨,也就是过直;蓝色是父系,灰色是母系)

一个关于肩胛骨角度的误区,很多繁殖者会错误地认为用一只祖辈曾出现过理想肩胛骨角度而狗本身该特征平平甚至较直的个体能够繁殖出拥有良好肩胛骨角度的后代。而事实是,这只狗也会把肩胛骨角度不好的基因遗传下去。也就是说,一些有高度遗传性的增强(+)效应基因及表型,狗自身对后代的影响比上几代所带来的影响更能直接反映在后代身上。这一点反映了麻木追求血统而忽略狗本身是不明智的。

(图解:肩胛骨角度的两种测量标准。这与上臂角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臂的长度、上臂的与肩胛骨的角度加上肩胛骨角度共同构成前驱角度和位置。肩胛骨角度在运动中的移动幅度很小,上臂的长度才是直接影响前驱外展程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运动的性能不能简单归咎于身体结构,以后将另外讨论)

9.可遗传性换言之就是有些性状是遗传的,有些可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并不是所有基因都遵从孟德尔遗传定律这么简单。可遗传性指的就是基因对某些性状的影响大于后天环境造成的影响。多基因性状在血统信息和性状选择上,对于繁殖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遗传学工具。我们说,当一个性状具有高度的可遗传性,那么小狗将会倾向于在该性状上撇除环境等后天因素与它的父母相似。由于犬类的具体性状可遗传性缺乏相关研究,下图提供一些其他动物的性状可遗传性估算数据(来自Weizman,),仅供参考: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a.可遗传性只适用于多基因性状,单基因控制的性状不适用b.具有增强(+)效应的性状,尤其是前后躯角度和性格,都具有高度的可遗传性c.可遗传性的程度由0%-%可划分为:低(20%)中(21-50%)高(50%)d.可遗传性对于预测小狗会有哪些性状接近它们的父母非常重要e.总的来说,在多个亲缘关系的个体中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相似的性状的话,可以说这个性状是有高度可遗传性的

了解可遗传性有什么用:a.一个性状的可遗传性越高,同一对父母就有越多的后代与它们在该性状上相似b.一个性状的可遗传性越低,对后代在该形状的预测性也就越低,并且对于该性状就越难改良c.一个具有高度可遗传性的性状在繁殖计划当中可以表现出较快的改善d.对于系内或亲缘较近的异系繁殖,建议应该选择具有高可遗传性的性状来进行改良或维持;对于关系疏远的两个个体繁殖,应该选择可遗传性低的性状,以免出现意料之外的境况

10.环境因素幼犬最终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除了先天因素之外还有后天的影响。营养因素,体重、肩高、骨量、臀部的发育和胸廓的形状这些骨胳肌肉的形成都受营养因素的影响,良好的营养条件能令犬只的体格达到最大潜能,但优良的基因才是本质因素。性格也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控制,先天不太好的性格可以通过后天调教得到改善,天生好的性格也可能因为人类的不友善对待变得性情恶劣。成长环境,包括母犬子宫环境、母乳质量、母源抗体、同胎子犬的数量和疾病。气候因素,极端的炎热和潮湿会导致皮肤和毛发的质量变差。养在户外的犬只会比养在室内的健康。

保持优秀的秘密学习遗传学知识可以用来评价犬只是否具有繁殖价值,或预测后代的大概状况。单凭一个优秀个体或卓越的血系而不了解某些具体性状的遗传性能所做的繁殖就如同赌博,一切都只能靠运气,既低效也可能让优秀的性状一去不复返。最可悲莫过于只迎合不明群众的审美观,而过分追求吸引眼球的夸张性状,导致失去犬种独有的breedtype、性格、工作性能,甚至是失去天然动物最基本的平衡感和健康。犬种之所以能保持是这个样子或胜于这个样子,需要具有职业操守的专业繁殖者们共同去创造和维持。

犬类遗传学的基础内容已完结下期预告:繁殖系统---------关于系内、异系繁殖等等的各种概念和操作规则

参考资料和图片均来源于:1.







































白癜风医院电话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dqq.com/ygby/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