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漂亮餐具成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篇幅较长

1、不达标的陶瓷餐具会危害健康,一招教你识别

、仿瓷餐具危害

3、金银铝餐具能不能用?

4、铝制餐具的危害

5、避免不锈钢餐具危害的方法

6、一次性餐具的危害——纸质餐盒篇

7、一次性餐具的危害——塑料餐盒篇

8、一次性餐具的危害——锡纸餐盒篇

9、不粘锅的危害

不达标的陶瓷餐具会危害健康,一招教你识别

中国人吃饭

用的不是银盘铁叉

而是晶莹剔透的瓷器

千年丝路上它们也是主角之一

其使用率在这片土地甚至可比肩空气

然而,市面上那些炫彩夺目的瓷器

真的安全吗?

在这个车水马龙里一半都是外卖小哥身影的时代,很多专家都已经提醒过大家千百次:

“外卖经常使用塑料餐具

一些塑料加热有毒

有些甚至不能重复使用”

有人就想,“还好咱家都是在用瓷碗瓷盘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侥幸的微笑。

但!是!你知道瓷碗瓷盘也不一定安全吗?

所谓的不安全,主要指瓷餐具中容易析出的重金属,比如铅和镉。重金属元素若在人体内堆积,可能对肝肾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为了大家的健康,百妹今天要分享“如何判断瓷器餐具是否安全”。

简单来说主要看两点:陶瓷的原料,陶瓷的烧成。

原料安全:使用釉上彩的亲注意了

陶瓷的原料包括泥料(坯体原料),釉料(釉面原料)和绘料(装饰原料)。

坯体原料一般是高岭土或陶泥,因为属于没有化学添加的天然黏土或矿物质,所以基本安全。

那么坏事的是谁呢?说的就是你俩——釉料和绘料!

在这里,百妹需要先解释几个概念: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

釉下彩

简言之就是先上色,再上釉——在生胚或经过烘烤的素坯上直接用绘料进行创作,接着上一层釉,最后窑烧。雏形可追溯至宋代,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釉中彩

于生坯上一层釉料,然后在表面彩绘,完毕后再上一层釉。这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技法,以绘画、贴花为主。

釉上彩

先将瓷器烧成白釉器,然后直接在釉面彩绘,再入窑烧制。第二次比第一次烧制温度低。这种方法制得的瓷器比较适合被陈设展示,因为颜色可以十分艳丽,但有时就不适宜拿来盛放高温食品了。这是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上色方法,以古彩、粉彩、新彩还有珐琅彩为主。

多数情况下,绘料都是低成本的化工料,很可能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元素。而釉下彩和釉中彩有一层玻璃体(釉料)裹住了绘料,也就裹住了可能含有的重金属元素。

这样看来,哪一种瓷器最危险一目了然:釉上彩。因为它的绘料会直接接触食物,容易在高温时释放重金属元素,对人体产生伤害。

怎么烧才安全?高温!

要判断陶瓷餐具是否安全,除了看绘料是否直接与食物接触,还要看烧成温度。因为高温煅烧的过程中,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就消失了。

釉面是釉料经高温加工后形成的玻璃体,重金属元素经过这样的高温处理(摄氏度左右)后基本不会残留。

而釉上彩的彩烤温度只有度左右,无法满足上述提及的“高温”条件。这种情况下,是否安全就要看绘料质量了,质量越好,铅和镉的含量自然越低。

如何一眼认出釉上彩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特别想知道如何识别釉上彩、釉中彩与釉下彩。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用手摸。釉中彩和釉下彩最外面是一层玻璃体,所以摸起来很平滑,釉上彩则是凹凸不平。

如果的确是釉上彩餐具,您可以将它放在醋里浸泡一下,看看几个小时后是否有肉眼可见的褪色甚至颜料脱落。如果有,建议少使用为宜。

总的来说,高温瓷是比较安全的。如果有绘料装饰,那么釉下彩是最安全的。釉上彩瓷器比较适合用作摆设,或者摆放冷食。

品质好的瓷器一般会把纹饰留在器具外,内壁则留白或者采用高温釉下彩装饰。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体现食物本色,也更健康。

对于釉上彩,大家完全不用全盘否定。有些瓷器本来就是艺术作品,只适合用于陈设,而对那些价格低廉、颜色鲜艳的瓷器,最好还是有所提防。

下次遇到路边小三轮在大甩卖瓷器

千万要冷静啊

仿瓷餐具危害

仿瓷餐具使用注意事项

仿瓷餐具是一种以树脂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餐具,它的外观类似于陶瓷餐具,但比陶瓷更坚固,不易碎,而且色泽鲜艳,光洁度强,受到很多小朋友的喜爱。那么各位家长们,你们知道仿瓷餐具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吗?

01

刚买的仿瓷餐具,应该用加了醋的沸水煮两三分钟,或者常温下用醋浸泡两个小时,让有害物质尽量释放出来;

0

使用仿瓷餐具时,尽量不要长时间盛放酸性、油性和碱性的食物;

03

不要将含油较多的食物放在仿瓷餐具内,再用微波炉加热,以防其释放出有毒物质;

04

清洗仿瓷餐具时要用柔软的抹布,钢丝球等容易破坏餐具表面的薄膜,露出里面掺杂物,不利于健康;

05

最好使用温和的清洁剂,而不要使用强酸强碱型清洁剂,以免与仿瓷材料发生反应。

Q

仿瓷餐具有毒吗

A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正规的仿瓷餐具在正确的使用方式下是无毒的。仿瓷是一种高分子塑料材料,叫做三聚氢胺甲醛树脂,也称密胺树脂,它是无毒的,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一般来说,仿瓷餐具的耐温区间在-30℃~10℃之间,而油温是可以超过30℃,这种高温已经远远超出了仿瓷的耐受温度,因此就会释放出超标的甲醛。

而市面上还有一种假仿瓷餐具,是用国家禁用的原料尿素甲醛树脂做成的。这种材料的耐温只有80℃左右,相比于正规的仿瓷餐具,它会释放出更多的甲醛。既然仿瓷餐具在遇到超出耐受温度时会释放甲醛,那是不是意味着仿瓷餐具就不可用了呢,当然不是。合格的仿瓷餐具在常温下可以正常使用,也可以放进冰箱里,甚至用沸水蒸煮,这些情况下都是安全的。

如何挑选合格的仿瓷餐具?

1、仿瓷餐具上一般都有合格证,大家在挑选仿瓷餐具时要认准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标志哦;、观察仿瓷餐具是否已经变形,是否表面粗糙、餐具上的图案和花纹模糊,甚至有气泡现象;3、用白色的餐巾纸反复在仿瓷餐具上擦拭,看是否有掉色的情况;4、正规的仿瓷餐具都是无味的,如果有异味就代表这是伪劣的仿瓷餐具;5、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仿瓷餐具制作成本也相应高,所以通过不同的价格,也能判断仿瓷餐具是否安全、合格。6、要去大型商场购买,售后质量有保障!

仿瓷餐具能在微波炉里加热吗?

仿瓷餐具不能在微波炉里加热哦!大家都知道仿瓷餐具有一定的安全温度限值,最高温度一般不应超过℃。不过即使是安全的仿瓷餐具,也不能放进微波炉里加热哦,否则它有可能因过热而释放出甲醛。微波炉器皿一般要求在微波下无毒,且耐得住高温,这样才不会被过热的食材传导的热量引起碗体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家长们千万要记住,不要把仿瓷餐具放进微波炉加热哦!

仿瓷餐具与真瓷餐具怎么区分

仿瓷餐具的外观跟真瓷餐具非常相像,由于它是以树脂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比真瓷餐具更坚实,而且它的色泽鲜艳,光洁度强,因此受到很多宝宝的喜爱。但大家仔细对比就可以发现,仿瓷餐具比真瓷餐具轻很多,而且仿瓷餐具的价格要比真瓷餐具便宜。敲打真瓷餐具时会听到沉闷的声音,而敲打仿瓷餐具时则会有较清脆的声音。同时,与真瓷餐具所不同的是,仿瓷餐具又叫“密胺餐具”,这种餐具在高温状态下会释放出有毒的甲醛,从而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上的威胁。

金银铝餐具能不能用?

1、金制餐具不影响健康

、银制餐具不危害健康,但也没有“杀菌消毒”的功效

3、铝制餐具一般也没问题,但要注意使用方法。比如避免用钢丝球或者铁铲划伤铝表面;不要用于煮酸性较强的食物,比如酸菜鱼、酸辣粉之类;不要用于长时间盛装酸性较强的食物,比如酸菜、果汁、醋等等。

查证者:云无心

食品工程博士

金银是富贵的象征,但中国又有着“吞金自杀”“银针试毒”的故事。于是有读者问:用金银制作的餐具,会让人中毒吗?现在含铝添加剂已经被严格控制使用,那么铝制餐具会导致铝摄入量超标吗?

下面一一来讲解。

金箔可作为食品添加剂,金制餐具不影响健康

虽然“吞金自杀”这个说法在中国影响深远,但这里的“金”是否真的指黄金、是否真的有人吞黄金自杀,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我们能够肯定的是,黄金非常稳定,通常的强酸、强碱、腐蚀性的盐,对它都无能为力,何况是人体的消化液。如果真有人因为吞服它而自杀,也只能是金块太大,对胃肠造成的物理损伤进而感染而死,并不是“金子有毒”。

实际上,金箔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在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的列表中,金可以作为色素使用,没有制定摄入限量。比如在欧盟,编号为E的食品添加剂就是金。

前些年,有企业推出“金箔酒”,引起了巨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dqq.com/ygby/1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