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脉科技睾丸癌疾病简介

疾病简介睾丸肿瘤可以来源于生殖细胞、生殖间质细胞或者非生殖细胞。来源于非生殖细胞的睾丸肿瘤被归入继发性睾丸肿瘤,通常是淋巴瘤或者白血病的首发临床表现。

我国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2%,在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中较为常见。睾丸癌的发病率约为1/10万,低于前列腺癌,高于阴茎癌。在欧美国家,睾丸癌的发病率为3-7/10万,是男性20~30岁之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基本知识

遗传情况

与遗传有关睾丸癌目前分期方法:国际抗癌联盟(UICC)年公布的分期标准,包括明确肿瘤的解剖学范围、评价肿瘤的标记物水平、明确区域淋巴结石的意义和对区域淋巴结石的评估作一些修改。

为了临床应用方便,AJCC根据以上标准制定了简化分期。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

外科-泌尿外科;肿瘤科-肿瘤外科

预后影响

由于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分期误差下降,联合化疗成效好,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特别是睾丸生殖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已经大幅度提高,这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90%以上。

病因生殖细胞肿瘤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是隐睾、或睾丸未隆Klinefelter综合症,家族遗传因素、对侧睾丸肿瘤、和不孕不育有关,常分为先天性因素及后天性因素。1.先天性因素(1)睾丸未正常下降正常情况下,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睾丸应该降至阴囊内,但是大约有2%的男婴一侧或双侧睾丸会停留在腹股沟区。睾丸仍滞留于腹部或手术牵至阴囊的患者,发生睾丸癌的概率约是睾丸正常下降者的20-40倍。(2)遗传(3)多乳症(4)睾丸女性综合症,其发病机会比正常人大40倍。2.后天性因素(1)损伤外伤及一些化学物品损伤一度认为是睾丸肿瘤的主要病因。(2)激素多种临床事实提示:内分泌与睾丸癌有关(3)感染很多病毒性疾病如麻疹、天花、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某些细菌性感染如猩红热、肠伤寒等均可并发睾丸炎,继续睾丸萎缩、细胞变性引起睾丸肿瘤。预防1.饮食方面不建议食用激素类种植、养殖食物,烧烤、炸食、过于油腻的食物也不建议过多使用。同时,尽量避免采用农药、化肥种植的食物。此外,隔夜的饭菜含亚硝酸盐,会增加致癌的可能性,最好不吃。生活中应该多吃根茎类食物,比如红薯,芋头等,肉类以白色肉为主,比如鱼肉。2.环境方面建议尽量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工作。电脑、电磁炉、微波炉、手机等有辐射的电子产品建议远离睡眠区。对于噪声过大处,也要适当远离。3.心理方面

睾丸区属于内分泌系统,很容易受到性格影响。临床调查发现,大量的睾丸增生或者肿瘤的人群,具有负性性格、不开朗、长期抑郁压抑等负面心理状态。所以男性要注重心理健康,注意在生活中合理发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积压,多用积极的态度思考问题。

临床表现

总体症状

1.早期症状大多数睾丸癌患者早期感觉不明显或者没有症状,所以经常被患者忽视。2.典型症状睾丸肿大,有下坠的感觉,肿块质地比较硬韧,表面光滑,失去正常的弹性,边界清楚。如果癌肿是结节状,表明瘤灶已经向睾丸外发展。如果有出血或坏死质地反而会变软。且多数患者伴有一定程度的睾丸疼痛。3.全身症状患者经常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4.转移症状

睾丸癌最大的特点是容易发生转移,转移到不同脏器后,会产生相应的转移症状。

检查筛查

常用检验检查

1.活组织检查将瘤体切下一小片送交病理科进行显微镜下检查,也可从相邻的淋巴结取样,检查组织中是否有癌细胞,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2.肿瘤标志物有5种肿瘤标记物与睾丸癌密切相关,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球蛋白(AFP)、乳酸脱氢酶(LDH)、胎盘碱性磷酸酶(PALP)、血清或尿癌胚抗原(CEA)。相对来说,前两个特异性比较强,后三个特异性相对差,但是也可供参考。3.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检查,可以判断肺部是否有继发性肿瘤。超声检查则用来确定肿瘤是否扩散到腹部或脊柱。腹盆部CT、胸部CT、双侧骨扫描、脑部CT,MRI。日常护理1.在饮食上,忌烟、酒,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尽量降低食物对身体的刺激,多饮水,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2.家属需要多鼓励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多休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通宵。

医院

01中医院

中医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始建于年,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于一医院,医院。

02医院

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单位,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单位,建院于年3月1日,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医院。

0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广东省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ily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dqq.com/ygby/1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