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恶变(睾丸肿瘤)
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的任何一处,也就是说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一般情况下,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睾丸自腹膜后腰部开始下降,于胎儿后期降入阴囊,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形成隐睾。
临床上绝大多数隐睾为睾丸下降不全。异位睾丸最常位于腹股沟浅表小窝内。80%的隐睾可被触及,20%不可被触及,大约20%不可触及睾丸是睾丸缺如,30%是睾丸萎缩。
出生时睾丸未降的儿童有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风险。有过隐睾症的男性中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约20-40倍。睾丸未降的位置影响着睾丸发生肿瘤的相对危险度,位置越高,恶性变的风险越大。一半的腹腔内睾丸会发生恶性变。睾丸所致的睾丸肿瘤类型中最常见的是精原细胞瘤。隐睾患者中原位癌的发病率是1.7%。
隐睾是睾丸肿瘤独立的危险因素,隐睾者睾丸癌的发生率是正常睾丸的20-40倍。双侧隐睾的癌变机会大于单侧隐睾,有研究发现单侧隐睾恶变率约为2.4%,而双侧隐睾恶变率为9.3%,双侧腹腔内睾丸恶变发生率高30%。睾丸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占90-95%,隐睾发生恶变者精原细胞瘤的发生概率最高。隐睾恶变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隐睾区温度高、生殖细胞分化异常、循环异常、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的睾丸仍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性。
隐睾患者,医院泌尿外科男科就诊,做B超检查,同时需要检查血液肿瘤标记物,如AFP、β-HCG、LDH等。增强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肿瘤临床分期等。隐睾恶变的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根据病理和临床分期辅以放疗和化疗。
山大齐鲁刘照旭团队近日为一例39岁的隐睾恶变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恶变的隐睾恶性肿瘤。
从CT扫描可以看出,肿瘤呈卵圆形约12×18厘米,占据整个盆腔与肠道关系密切。在肿瘤的下方可以看到被挤压的膀胱。病人已经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大便费力的状况。
经过充分的手术前准备,为患者成功的切除了肿瘤,术后称重克,如上图所示。
睾丸肿瘤多为一侧发病,双侧睾丸癌仅占1%到2%,睾丸癌病理分型多样但大部分为生殖细胞肿瘤,占90%到95%。
近年来,睾丸肿瘤的生存率发生很大的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的60%-65%到90年代的90%以上,睾丸肿瘤治愈率的提高依赖于早期诊断,正确的判断临床和病理分期:早期治疗,包括化疗结合手术及放疗的综合治疗,以及严格的随访及挽救治疗。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