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庆医院于3月开展“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
医院年度文化系列活动之一,由院团委具体组织实施。职工各党(团)支部、儿科学院学生团总支按照“爱岗敬业好青年”、“创新创业好青年”、“扶贫助困好青年”、“崇德守信好青年”、“勤学上进好青年”5个类别的评选标准,通过组织推荐的方式,共推选出27名“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经院党委批准,特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对选树的9名好青年进行事迹展播,希望更多的儿院青年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
院党委书记寄语
儿院向上向善好青年
(共9名)
0
1
爱岗敬业好青年
▲
陶怡,女,汉族,年05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硕士在读,现任重庆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委会护理学组委员、AHABLS培训导师。
简介
她从事儿科急诊工作11年,热爱本职工作,勤恳实干,比学赶超,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担任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授课老师,承担护理学院本科实验示教课任务;发表论文5篇,其中CSCD1篇,全国护理学术会议发言2次,壁报交流3次;先后被评为大渝网“最美护士”,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标兵、护理服务明星、N1级优秀岗位导师、“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优质服务创建个人、优秀党员等称号。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医院隔离病房,成为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队员,并担任隔离病房护士长,负责筹备、协调等管理工作。她积极摸索工作新模式,勇挑重担,加强与各部门、各专业的沟通协作,梳理相关工作流程,顺利推进隔离病房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0
2
爱岗敬业好青年▲
张湛美,女,汉族,年1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在读,现任重庆医院两江院区呼吸科副护士长。
隔离病房
美国学习
简介
参加工作十余年来,她敏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通过临床研究找到解决的方法。先后参与省部级课题、重庆市卫生局课题、渝中区科委课题等研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青年教师中文讲课比赛优胜奖,医院N1级优秀岗位导师、优秀党员等称号。她热心公益,积极组织并参与世界肺炎日、世界哮喘日等便民利民活动,让广大儿童受益。年9月至年3月,她对口帮扶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在当地首次开展无创正压呼吸通气新技术。年9月由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选派至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行访问学习。年2月,她主动请缨加入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阻击战中,担任第二批隔离病房护士长。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全力以赴,主动扛稳护士长责任,以高昂斗志、决战姿态,推进病房工作高效开展。
0
3
创新创业好青年
▲
吴盛德,男,汉族,年10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后备人才,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尿动力和盆底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儿童男科学组青年委员,医院协会泌尿外科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
授课场景
参加义诊
简介
他围绕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生殖发育畸形和生殖功能损伤展开了系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庆市项目2项,专利4项,发表科研论文24篇(其中SCI19篇)。研究成果对提高隐睾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荣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各1项。他承担儿科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主持重庆市教学课题1项,参编教材和专著3部,荣获“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手术组二等奖,全国Mini-CEX竞赛一等奖。
他用科研创新提升医疗水平,用心诠释医学教育,以奋斗的姿态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努力为医学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0
4
创新创业好青年▲
白科,男,年2月生,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分会儿童意外伤害专业委员会委员、AHA导师、年度重庆卫生应急队成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主动请缨前往一线,被任命为重庆市医疗专家驻点永川片区成员,负责片区防治工作;新冠肺炎援外专家预备成员。
授课场景
驻点抗疫
简介
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并解决临床难题。获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侧重于儿童危重症血液净化技术研究,带领科室血液净化团队不断突破创新,迈进全国儿童危重症血液净化前列,开展儿童枸橼酸抗凝CRRT(全国领先)、枸橼酸抗凝自循环技术(原创)、胆红素吸附、双重血浆置换等新技术。在非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及儿童单肺通气治疗方面开展创新性治疗。
年被评为重庆医院“创新创业好青年”。
0
5
扶贫助困好青年
▲
钦斌,男,汉族,年10月生,硕士研究生,重庆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
对口支援
学术交流
简介
他围绕自主创新创业、精准扶贫助困、医疗资源下沉三个“着力点”开展工作,深度开发骨龄AI诊断系统,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并深入基层开展医疗对口支援工作。他刻苦钻研新技术,率先建立科室企业号,致力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医学影像专业实践中去。年,他参与了为期三个月的医院精准帮扶工作,从临床、教学、科研医院放射科进行指导,医院开展了骨龄测算工作,并从基层医疗工作实际出发,不断提升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平台的实效性。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医院引入了新冠AI诊断技术,医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0
6
扶贫助困好青年
▲
何微微,女,汉族,年5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重庆医院康复科康复治疗师、团委副书记(兼)。
医疗帮扶
公益活动
简介
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从思想上、行动上加强自身建设,围绕中心,立足岗位,在扶贫助困方面发挥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康复师,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获得患者高度认可。作为一名团干部,她热爱团的工作,关心青年成长成才,带领青年争先创优,保障青年各项权益。作为一名党员,她主动承担医疗帮扶任务,医院儿童康复科。她通过参与患儿康复方案制定、疑难病例讨论、科室医疗工作管控,使专科优势得到最大化共享。值得一提的是,她协助对口支援科室开展新项目“构音障碍评估”,取得良好效果;新冠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开展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体系建设小程序,远程指导患儿家属进行家庭康复,为渝东南地区儿童生长发育评估贡献一份力量。
年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年被评为“重庆医院优秀党员”。
0
7
崇德守信好青年
冯美,女,汉族,年9月生,本科学历,重庆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师,团委委员。
青创比赛
公益活动
简介
她在儿科急诊岗位上,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爱护病童,展现出一名医务工作者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参与共青团的工作中,崇德向善,诚实守信,以实际行动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年,担任青年文明号号长的冯美,带领科室青年成功创建“渝中区青年文明号集体”,积极组织开展青字号相关工作,推动科室向上向好发展。年,她参与“儿童急诊分诊信息系统”研发工作,并参加首届重庆卫生健康系统“五小创新”晒决赛,获得“青创工作室”匾牌。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在院团委的带领下,医院共青团品牌工作建设,在青年之家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相关工作中表现突出。她热爱社工事业,被医院聘为首批医务社工助理,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及社会支持服务,受到广大患者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年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年获评“儿院孝老爱亲好青年”。
0
8
崇德守信好青年
▲
臧娜,女,汉族,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重庆医院两江院区呼吸科主治医师。
疫期看诊
学术交流
简介
作为一名一线医务人员,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崇尚医德,时刻把患儿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接诊看诊时,她用扎实的业务知识,耐心给患儿家长讲解病情、指导用药、嘱咐复诊事项等,用心搭建医患沟通桥梁。在管理病区患者时,尊重患儿及家长,保护患儿隐私,以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对患儿的病情、心理进行一体化管理。与多学科协同开展临床工作时,她更是事无巨细,处处都在留意,时时都在提醒,坚持以“诚信为本、服务为根”的理念践行医者的职业承诺。她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疑难病例讨论,参加学术会议、专业培训、公益活动等,不断充电的同时,全方位提升了自身综合素养。
年获评“重庆医院优秀住培医师”“优秀党员”,年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为优秀。
0
9
勤学上进好青年张开均,男,汉族,年9月生,共青团员,儿科学院级临床医学(儿科方向)5+3一体化班级学生,现任班长。
事迹分享
创先争优
简介
他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先进的专科知识,以坚定的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理论学习方面做模范。作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他热爱所学专业,专业思想牢固;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学习规律,能带动并影响周边同学共同成长进步。连续两年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连续两年综测排名1/50,持有个人专利1项。
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坚持家教3年,不断检验自我、提升自我,曾作为自立自强学生典型在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