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隐藏了是什么疾病

蛋蛋隐藏了是什么疾病 浅谈隐睾症

有调查显示,约有3%的男性新生儿有“隐睾”症状,而早产儿则高达30%。不过大多数患儿在出生数月内或一年左右时,睾丸会在内分泌因素的作用下降入阴囊,到1岁时隐睾地发病率下降到0.8%,所以一般可先给予内科治疗,即应用人绒毛膜促性激素可使睾丸下降。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在患儿2岁以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什么叫做隐睾?

顾名思义,隐睾症就是指孩子出生后,双侧或单侧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畸形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睪丸会在阴囊里面,由外观及触诊可以清楚地检查到,如果单侧或双侧睪丸不在阴囊里,就应考虑到是隐睪症。阴囊空虚,睪丸隐而未现,那又会藏到那里去了呢?

由于男性的睪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腹腔内,在胚胎发育到30周后才下降到阴囊。有隐睪症时,大部分的睪丸其实是停留在下降途中,只有少数隐睪症患者的睪丸偏离了正常的下降途径。所以,有另一个名称“未下降的睪丸”,常常和隐睪症一样被用来形容睪丸不在阴囊内的情形。睪丸未能下降到阴囊内的原因相当复杂,有时候是由于睪丸本身的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由于性激素、睪丸引带等其它的问题造成。

睾丸为什么需要下降到阴囊呢?

睾丸之所以必须要降到阴囊内,主要是为了保证睾丸的正常发育。如果隐睾症的睾丸没有及时降入阴囊,那么睾丸的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的功能就会出现障碍。由于成年男性的睾丸负责精子的制造,它需要在比体温低1-2℃的环境中,才能制造出优良品质的精子,而阴囊本身就是一个能够提供适宜温度的理想环境。隐睾症使睾丸处于相对高温下,使睾丸不能正常产生精子。双侧隐睾,可因无精子症而造成不育,能够生育的几率只有33%;单侧隐睾,可波及对侧睾丸,只有87%的患者可以生育。

另外,睾丸肿瘤是隐睾症的另一个令人担心的并发症,隐睾发生肿瘤的机会比正常人高40倍。在正常男性人群中,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机会是1/10万,但在隐睾症患者中,睾丸肿瘤的发生率则高达1/。这是隐睾症为何必须接受睾丸下降固定手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有人指出,10岁以后行睾丸下降固定手术,将无助于恢复生精功能,也不能减少睾丸恶变的可能。尽管如此,10岁以后的隐睾症(腹腔内隐睾除外),我们仍建议其接受睾丸下降固定手术,因为当隐睾通过手术下降至阴囊后,检查时很容易摸得到,一旦睾丸发生恶性肿瘤,可以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此外,隐睪症的患者在患病侧同时合并有腹股沟疝气的机会高达90%,而且隐睪症发生睪丸扭转的机会也会增加。

如何发现隐睾?

医生检查时,如果无法摸到睪丸,应注意是否可以摸到如附睾、输精管等与睾丸相伴随的结构,以及对侧睪丸之大小。其它可能合并的异常如腹股沟疝气、尿道下裂、鞘膜积液等,都可以直接在一般检查中发现。除上述检查外,超声检查是最常使用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的好处是方便、无侵袭性,但有时仍无法通过超声检查看到未降的睪丸,这时就需要借助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或是腹腔镜检查来做进一步的诊断。

隐睾如何治疗?

隐睪症的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两部分。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是激素治疗如GnRH及hCG,可以帮助睪丸下降。隐睾的位置越低,药物治疗的成功率越高,摸不到的高位隐睾很少能通过激素治疗而下降。一般而言,药物治疗成功率约有20%。

手术治疗是隐睪症治疗的黄金标准,手术过程包括彻底松解精索,将睾丸下降至阴囊内并做好固定。手术成功率70-90%。高位隐睾(如腹腔内隐睾)如下降困难,可分两期手术使其逐渐下降。对于10岁以上的腹腔内隐睾患儿,因考虑恶变机率较高,建议行睾丸切除。

隐睾症患儿如在出生后1年内睾丸仍未下降至阴囊,则自行下降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继续观察等待没有任何意义,且2岁后曲细精管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损害。为防止睾丸组织的持续性损伤,建议手术应在出生后12~18个月以前完成。手术前或手术后给予激素药物治疗对将来的生育有帮助。

隐睪症是一个令父母担忧的疾病,由于其发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有时候很难确定隐睪的位置,又不知未降睪丸是否萎缩消失,会使得检查及治疗的过程变得复杂而又不确定。所幸大部分的患儿,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都能有明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家长不用过度担忧,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解决“蛋蛋隐藏”带来的危机。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dqq.com/xgyy/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