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怎么越来越少了,这是啥情况

导语:精子在睾丸内产生,在睾丸的生精小管内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最后形成成熟的精子,并释放到生精小管内,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人的精原细胞到成熟的精子大约在生精小管内经历64d。每天人睾丸能产生×/ml个精子。一次射出的精子总数≥39×或更多。我是江西中医院男科主任张明亮,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哪因素导致了精子数量减少。

在精子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任何影响生精功能的因素均将导致精子数目减少。具体有以下几种原因:●内分泌因素:人体内分泌紊乱,特别是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系统功能紊乱,常导致睾丸生精功能障碍,表现为少精子甚至无精子。●感染因素:生殖系统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均可以影响精子的发生,如急/慢性附睾炎、附睾结核、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可导致精液成分发生改变,导致精子数目减少,畸形精子增多等。病毒感染,如青春期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继发性睾丸炎后,睾丸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5%的患者双侧睾丸萎缩,生精功能低下,出现少精子或无精子。●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占男性不育患者23%~39%,其对生精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

①肾静脉血向精索内反流,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可作为凋亡刺激信号之一引起生精细胞凋亡。

②由于肾静脉血反流至睾丸的同时,肾上腺和肾脏所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和部分激素对睾丸产生毒性作用。

③睾丸内及周围静脉淤血,造成局部CO?储留,乳酸堆积,氧分压降低,缺氧,pH值下降,微循环障碍,影响生精细胞的新陈代谢。

④肾静脉血反流,血液淤积,Leydig细胞受损,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功能紊乱。

⑤引起精浆中转铁蛋白下降,导致精子发生障碍。

⑥血液瘀滞,血睾屏障破坏,产生抗精子抗体。

⑦高浓度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可直接损伤睾丸生精细胞及亚细胞膜,导致生精功能障碍。

⑧精索静脉曲张可致附睾功能病理改变,表现在精子成熟障碍,动物实验表明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微绒毛稀疏。

⑨精索静脉曲张时局部抵抗力低,容易导致溶脲脲原体(Uu)反复感染,不易治愈。

●遗传因素:体细胞核型异常有5%~6%为少精子症,15%为无精子症。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率在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中为15%~20%、严重原发性少精子症男性为7%~10%。●免疫因素:男性不育患者抗精子抗体阳性者有20%~50%表现出少精。●隐睾:2岁以后未降睾丸的生精细胞数目比正常睾丸明显减少。隐睾如不早期手术可出现少精子或无精子,单侧隐睾青春期后接受手术,术后仍有83%的患者精子浓度低于正常人。在青春期前不同年龄段进行睾丸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约有75%的双侧隐睾患者和50%的单侧隐睾患者,术后精子数目低于正常人。●鞘膜积液:无论原发还是继发性鞘膜积液均可因睾丸局部温度升高而致生精障碍,可出现少精子。●营养因素:生精所需营养物质氨基酸(如精氨酸)、维生素A和E、叶酸及微量元素(如锌)等缺乏,都可致生精功能低下,表现为少精子,重者可出现无精子。●环境因素:长期接触高温者(如厨师、锅炉工),从事放射职业,接触化学毒物等,均可以导致生精功能低下、少精子甚至无精子。●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损害精子的生成,如大剂量皮质类固醇、雄激素、雄激素拮抗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利血平、西咪替丁、柳氮磺胺吡啶、安体舒通、秋水仙素、呋喃类药物、部分抗生素以及肿瘤化疗药物中一些烷基化合物,均可能导致生殖功能可逆或不可逆的损害。●其他:长期嗜好烟酒,常穿紧身裤和常洗桑拿浴等,都有可能造成少精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男性健康问题

长按图片添加文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dqq.com/ygby/13334.html